2012年12月3日,酝酿已久的《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除提出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当前的4%提高至7.5%以外,还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以及相关具体目标和重点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全面清晰地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整体蓝图。值得注意的是,储气库项目、管网建设项目和常规天然气开发项目是《规划》列出的重点项目。业内据此认为,随着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生产企业、相关设备制造企业、下游管输企业以及城市燃气公司或将率先获益。
天然气整体蓝图明晰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天然气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为:增加资源供应,加快管网建设,稳步推进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抓紧储气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实施节约替代和提高能效工程(见表1)。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认为,此次规划内容较为全面完整,其亮点在于透明度较高,对一些基础设施如管网、储气库等建设目标制定得很详细,加上此前出台的页岩气规划、天然气利用政策等。可以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蓝图就此明晰。
“《规划》为 ‘十三五’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利用比例奠定了基础,其制定了几项重点性任务针对性强,也为实现目标提供了保障。”刘毅军说,“比如,通过推进管网、LNG接收站建设等保障天然气的供给,通过储气库建设等解决调峰用气不足问题等。”
长期以来,我国在储气库、管网建设方面一直缺乏全面规划。此次公布的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上述两方面的建设目标和重点项目。如天然气管网建设提出要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公里,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1500亿立方米/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亦对长度、输气能力、设计压力、管径、投产时间、气源等进行了明确。
储气库建设方面也提出,要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220亿立方米,约占201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9%;城市应急和调峰储气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并明确了24个重点项目,合计设计工作气量257亿立方,总投资811亿元。
“从《规划》来看,列出的重点项目有储气库项目、管网建设项目和常规天然气开发项目等。其中,在管网建设中,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头、重庆燃气集团、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等能源企业,以及主营天然气管道经营的大通燃气、长春燃气等公司将最先受益。除管道建设外,未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储运设施等基础建设也将得到快速发展。”马季说。
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
《规划》明确了“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并提出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给予页岩气更多实质性扶持。
根据《规划》,页岩气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攻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规划》提出,要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页岩气勘探开发以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为重点,建设长宁、威远、昭通、富顺-永川、鄂西渝东、川西-阆中、川东北、延安等1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性生产。
《规划》还提出,要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即,将页岩气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和引导,推进页岩气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推动页岩气科学发展。参照煤层气政策,研究制定具体的页岩气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依法取得页岩气探矿权、采矿权的矿业权人或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减免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鼓励类项目下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的技术),按有关规定免征关税;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优先用地审批。
另外,《规划》还强调,完善页岩气输送基础设施,将页岩气输入天然气管网;研究制定《页岩气主要装备自主化专项规划》。同时,着手编制相应的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加快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等。
下游企业率先受益
有分析师认为,储气库项目、管网建设项目和常规天然气开发项目是此次规划列出的重点项目。因此,中石油和中石化等能源巨头、重庆燃气集团、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等能源企业,以及主营天然气管道经营的大通燃气、长春燃气、明星电力等公司将最先受益。
若本次规划有效落实,则到“十二五”末,城市燃气供气量将翻番,届时,城市燃气商如深圳燃气、广州控股、陕天然气、长春燃气等将受益匪浅。目前来看,西二线沿线的公司气量增长较快。综合考虑燃气类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以及气价、气源条件,深圳燃气、广州控股的成长性相对确定,值得长期看好。
刘毅军认为,天然气产业链条较长,随着规划的落实,天然气整个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有望逐步获益。“首先,资源勘探开采、技术服务包括重大设备提供商将受益;其次,对管道建设相关方也是利好,包括钢材、阀门、压缩机等。下游天然气应用新领域如气动车、气动船等企业也将获益。”